治理 Governance

本公司設置專職單位推動永續發展,2013年4月在公共事務部下成立「永續暨社會責任辦公室」,2020年8月起設立獨立單位「CSR辦公室」,2022年2月更名為「ESG辦公室」,由董事長管理,專責集團ESG專案執行。 

為加深ESG議題推動,2021年9月成立跨事業群的「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會下設立六大工作組,由投控部門主管擔任組長,統籌事業群對應的功能部門成員執行,包含公司治理組、環境永續組、員工關係組、責任供應鏈組、社會參與組及資訊安全組,與各事業群對應負責人共同推動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或公司治理議題之風險評估及內部管理。2022年5月經董事會通過,將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監管層級提升至董事會,成為董事會法定以外的功能性委員會,由投控董事長擔任主任委員,兩名董事及四名獨董擔任委員,ESG辦公室為執行秘書。工作組每月召開工作會議,每年至少向董事會報告兩次。

永續發展委員會工作組訂定相關管理目標,並揭露於2021年永續報告書「永續藍圖」篇(P.13)。風險管理政策,揭露於2021年年報「財務狀況及風險事項」篇(P.98),及2021年永續報告書「風險管理架構」篇(P.21)、「TCFD氣候風險與因應策略」篇(P.30-31)。

2022年第一屆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報告日期及董事督導重點事項 :

2022年11月9日

  • 永續發展委員會工作組改善重點及行動計畫。
  • 溫室氣體盤查執行情形。
  • DJSI道瓊永續指數企業永續評比執行情形。

2022年12月28日

  • TCFD及SASB資訊揭露準則導入執行情形。
  • 碳管理平台規劃執行情形。
  • 供應鏈ESG教育訓練執行情形。

永續目標

永續目標

2014 EDISON AWAROS(YFY)
2020 工紙BS8001
2020 防疫尖兵銀獎
2021 TCSA
2020 消費品統一發票營業人獎
2021 健康家族獎牌

治理議題 Governance Topics

2013 年4 月於公共事務部成立「永續暨社會責任辦公室」的專職單位, 2020 年8 月起將單位獨立,更名為「CSR 辦公室」,以專注永續及ESG 相關議題的推動。2022 年2 月,CSR 辦公室更名為「ESG 辦公室」並直屬董事長管理。ESG 辦公室有四名專責人員,負責統籌集團跨事業群相關專案執行,並每週向董事長報告推動情況。

「ESG辦公室」

之使命為「致力達成永豐餘對於永續發展及社會責任的各項目標與成就」,與各跨部門平台密切合作,除定期會議外,也研商對於各利害關係人有重大影響性之即時議題,從計劃到執行,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顧及所屬目標與任務,以善盡永豐餘的企業社會責任。

七大核心任務

目標管理 統籌管理永豐餘在環境、社會、員工、供應鏈及治理議題的責任目標。
永續實踐 主導策略性永續議題,及氣候變遷相關因應措施;指導與協助各廠區建立和達成短、中、長期的節能減排目標,適時協助取得環保和再生能源等相關認證。
員工共識 加強員工對於永續議題的瞭解,提高環境保護、綠色製造、循環經濟的知識,共享企業目標與願景,鼓勵員工從工作中實踐永續。
社會參與 永豐餘生產據點分佈台灣、大陸和越南各地,在地員工最瞭解在地需求,因此社會公益面長期以來是鼓勵廠區員工主動參與在地敦親睦鄰與社區回饋,CSR 辦公室則從整合和方向性層面推動社會議題專案,結合循環經濟、環保、文化和公益。
倡議溝通 採取更創新的方式,持續進行利害關係人溝通,推動社會責任執行的透明度。對外溝通集團在節能減碳和循環經濟的創新和研發投入,展現成果取得認證,並爭取各利害關係人的支持。
供應鏈管理 管理維護員工及承攬商健康安全的工作環境,建立合格供應商承攬商標準,包含環保、安全衛生、社會責任、永續發展等管理方針。
綠色創新 整合研發、生產、市場需求,從原料取得到製程產出,確保產品與生產過程符合國際綠色永續標準。

應對氣候變遷及評估其所產生的風險與機會,是全球政府和企業的重要課題。環境風險、低碳替代、資源效率、能源管理及轉型,對於製造業至為關鍵。永豐餘以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 (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 的核心要素,做為鑑別分析的資訊架構,全面鑑別潛在的氣候風險,積極地進行調適與減緩行動,保障永豐餘的人員與資產。

治理

董事會下設有「永續發展委員會」的功能性委員會及各功能推動小組,定期審視氣候變遷相關的風險與機會、對應的策略,與目標推動專案的執行成果。各事業群的經營團隊,依氣候風險與機會行動方案訂定目標,由相關的管理層提交向董事會報告,並接受董事會督導與建議。

2018年由董事會通過之永豐餘「永續暨社會責任守則」中亦明訂從事營運活動與執行業務,應充分考量對環境之影響,並依營運狀況與溫室氣體盤查結果,制定並推動本公司節能減碳及溫室氣體減量策略,降低營運活動對氣候變遷之衝擊。

策略

永豐餘將氣候變遷議題融入營運策略,參考國際氣候事件與產業趨勢、國內外法規政策或指引、權威機構研究等,篩選出與永豐餘相關之短、中、長期氣候風險與機會議題,以掌握氣候變遷對財務的衝擊。

我們依循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永續消費及責任生產模式的指引,訂定循環永續是永豐餘重要的永續策略,將農林業副產品為原料,不斷循環再生,以可再生的紙及材料產品延長碳滙,促進綠色經濟,同時發展再生能源、水資源管理、碳管理等作為氣候因應行動。

風險管理

我們以科學及系統方法導入 TCFD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參考國際權威機構研究結果與第三方報告,包含:IEA、IRENA 、World Bank… 等與同業公司、國內外標竿企業,篩選出造紙業相關議題,透過跨事業群討論及工作坊,評估風險與機會,依風險/機會等級(衝擊程度 × 衝擊可能性)進行排序,彙整、訂定本公司營運上與氣候相關的重大風險、機會及對應策略與管理政策。

TCFD風險與機會重大性評估方法

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矩陣

指標與目標

依氣候變遷風險機會矩陣以衝擊可能性及衝擊程度相互加乘為重大性,並依重大性排列共十個風險與機會,鑑別出前四大的風險及機會分別為「溫室氣體排放定價」、「再生能源計畫並採用低碳能源與節能措施」、「低碳商品和服務的增加、研發與創新」及「消費者偏好轉變」,永豐餘會持續從氣體排放、水資源管理、能源管理和廢棄物管理幾個層面,監督管理環境績效,朝永豐餘永續藍圖所訂定的淨零目標邁進。

永豐餘由直屬董事長的ESG辦公室,及直屬董事會的永續發展委員會工作小組,透過多元化的溝通管道瞭解各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並將溝通情形、執行內容進行彙整,每半年向董事會報告。

同時,ESG辦公室每年以科學化的鑑別方法,依利害關係人影響性與組織衝擊度,進行矩陣排序與分析,聚焦出的重大主題結果送交董事長進行確認、核准後,做為永豐餘年度專案以及利害關係人溝通促進方案的重要參考,擬定主要管理方針與執行計畫,以回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與期待。相關成果將依照年度永續報告書所訂定之範疇、邊界及架構進行揭露,並成為下一報告週期的重大主題鑑別參考依據。


2021年重大議題回應
重大性
順序
重大主題 2020
差異說明
影響邊界

ESG
專區
回應
連結

報告書
回應章節
永豐餘 主管
機關
股東
投資者
客戶
消費者
供應商
承攬商
合作夥伴
關係企業
社區
民間組織
1 氣候行動與碳管理 重要性上升   氣候行動-碳管理與能源
2 法規遵循 合併環境法規遵循及社會經濟法規遵循   倫理道德與法規遵循
3 公司治理/永續治理 新增項目       組織架構、永續治理
4 健康與安全 仍為重大主題     健康與安全
5 產品環境衝擊/營運環境績效 由產品健康安全擴展至環境層面     環境衝擊管理
6 空水廢排放管理  合併水資源、非溫室氣體、廢棄物相關使用與管理等主題     空水廢排放管理
7 能源管理 仍為重大主題   氣候行動-能源轉型與碳管理
8 原物料使用管理 仍為重大主題       原物料採購與供應鏈管理
自訂 供應商與採購管理 自訂主題       原物料採購與供應鏈管理
自訂 倫理道德與商業行為守則 自訂主題     倫理道德與法規遵循
自訂 人力資本發展 由勞雇關係擴展至與人力資源相關的綜合議題         人力資本發展
自訂 社區/社會參與 自訂主題               社區與社會參與
自訂 經濟績效/財務資訊 自訂主題             公司簡介
自訂 人權議題 自訂主題               附錄

 

永豐餘由「ESG辦公室」、「營運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與各事業群相關專業同仁進行與公司營運相關之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之風險評估,並將重大性議題納入風險管理。
ESG辦公室負責了解各利害關係人需求以提出對永豐餘的風險與機會、負責協調各項永續經營業務之推行並編寫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每季向董事長辦公室報告企業社會責任相關專案推動情形,並視需要納入董事會議程。

風險管理之組織架構
單位 經營 因應風險
林漿紙事業群 文化用紙、特殊用紙、紙板、紙漿及化工產品之經營 經營及市場變動風險
工紙紙器事業群 工業用紙、紙箱、彩盒及食品容器之經營 經營及市場變動風險
消費品事業群 家庭用紙及清潔用品之經營 經營及市場變動風險
稽核室 不定期檢查辦法被執行度並由董事會釐訂公司整體營運方針,另負責內部稽核與作業流程管理 辦法、流程
人力資源部 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發展 管理及法規變動風險
公共事務室 企業內外溝通、形象護持 企業形象
ESG 辦公室 企業社會責任之內外部溝通與持續推展落實 管理環境、社會等ESG 議題
企業資源部 總務行政管理 管理及法規變動風險
法務部 法律事務、合約、專利與其他智慧財產權事務 法令及政策、訴訟或非訟事件
研究中心 產品及各類紙張之研究開發暨技術提升 研發計畫及費用
財務中心 各項投資標的之相關資料分析、財務管理與資金操作管理 利率、匯率、通膨、投資、併購、法令、股權
會計部 會計事務之處理 法令及政策
資材部 採購、物流、進出口與固定資產管理事務 廠房擴充、進貨
資訊部 資訊管理規劃、系統開發及維護 資訊安全

.                                                                                            單位:除每股盈餘為新臺幣元外,餘係仟元

項目 2018 2019 2020 2021
股本(資本額          16,603,715          16,603,715          16,603,715           16,603,715
資產總額         118,208,374         121,089,013         123,771,210         136,434,264
(本期)稅後淨利             1,959,764             2,659,623             6,603,903             7,762,551
每股盈餘                      0.87                      1.38                      3.14                      3.13
員工薪資及福利             7,801,218             8,282,436             8,610,889             9,410,003
現金股利                 996,223                996,223             1,162,260             2,490,557
所得稅                966,330                896,569             1,772,630             2,008,170
保留盈餘(分配前)           14,241,392           15,879,283           20,756,081           22,919,766
負債總額(分配前)           71,275,341           70,305,479           65,483,211           70,628,132
營業收入           76,439,683           74,760,487           73,234,546           85,298,857
銷貨收入淨額(淨銷售額           67,472,363            64,816,784            61,258,136            69,338,312
營業成本            64,743,994            62,192,559            58,253,470            67,148,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