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Environment

大地 The Earth

是永豐餘養份的來源;取之於大地必將回饋土地,是永豐餘一路走來的信念與堅持。

永豐餘在規劃每一步的同時,從沒有忘記對於環境的責任,我們把永續放在經營理念之中。尤其台灣能資源與原物料缺乏、極度仰賴進口,造紙起家的永豐餘,有著最深切的感受。2015年底,我們在組織內發動了一場小小的「心靈革命」—調整永豐餘內部溝通環境用語:讓同仁們用「資源」的角度從「心」看待傳統的「廢棄物」。

同時,我們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整合內部專業與統籌集團資源,減少水與能資源的浪費、以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使用、發展造紙業溫室氣體減量與固碳技術、積極投入材料科學的研發創新,期能匯集更多元的資源與專業,以促成屬於永豐餘上下游生態鏈、價值鏈的成形,共同尋求永續經營的最佳合作模式,進而提升台灣的整體競爭力。

永豐餘管理系統認證列表
廠別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
ISO 14001
環境管理系統
ISO 45001
職業衛生安全管理系統
FSC CoC
產銷監管鏈
工紙紙器事業群
新屋 2023/07 2023/07 2022/08 2025/02
桃園 2024/09 2022/10 2022/11 2025/02
竹南 2025/03 -- 2024/03 2025/02
大甲 2023/12 2024/01 2024/01 2025/02
彰化 2022/08 2023/08 2022/11 2025/02
高雄 2022/11 2023/10 2022/11 2025/02
揚州 2023/12 2024/01 2023/09 2025/02
天津 2024/12 2024/12 2024/12 2024/12
青島 2022/04 2022/04 2022/04 2023/10
南京 2023/10 2022/10 2022/10 2023/10
上海 2023/04 2023/04 2023/05 2024/07
蘇州 2025/03 2025/03 2023/12 2025/05
昆山 2023/06 2023/06 2023/06 2024/07
嘉興 2024/08 2024/08 2024/03 2025/12
福州 2023/03 2023/03 2023/03 2025/06
廈門 2023/01 2023/01 2024/12 2025/06
東莞 2022/12 2022/12 2022/12 2025/09
廣州 2022/08 2022/08 2022/09 2024/11
中山 2022/12 2022/12 2024/02 2023/11
河南 2022/05 2022/05 2022/05 2024/08
平陽 2023/02 2023/02 2023/03 2022/09
同奈 2024/03 2024/03 2024/02 2025/09
隆安 2024/3 2024/03 2024/03 2025/09
消費品事業群
楊梅 2023/09 2022/11 2024/01 2021/12
清水 2023/05 2022/03 2022/02 2021/12
永昇圃 2025/02 2023/10 -- --
揚州 2023/08 2023/08 2023/08 2024/12
昆山 2023/11 2023/11 2023/11 2025/08
林漿紙事業群
花蓮 2023/09 2022/04 2021/06 --
台東 2022/12 2022/12 2022/12 --
久堂 2022/05 2023/03 2023/06 2023/12
觀音 2022/05 2023/05 -- --
鼎豐 2023/08 2023/07 -- 2027/02
認證與證書名稱
所屬生產據點及效期
綠建築標章證書
永昇圃 (2022/09)
江蘇省綠色工廠
揚州 (無期限)
BS 8001:2007 循環經濟商業模式
工紙紙器事業部 (2022/11)
溫室氣體排放量查證聲明書 (一年一換)
花蓮、台東、久堂、新屋、清水、楊梅
產品碳足跡標籤(橘子工坊五合一洗衣金球)
永昇圃 (2023年)
ISO14067  產品碳足跡(BJ箱紙板)
揚州 (2024/05)
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
新屋(2024/02)、揚州(2024/03)、楊梅(2024/12)、清水(2024/12)、久堂(2023/12)
ISO 17025 實驗室品質管理系統
桃園 (2024/02/02)
ISO 22716 化妝品優良製造規範
永昇圃 (2023/08)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系統
楊梅 (2025/02)、永昇圃 (2023/12)
HACCP 食品安全管制系統
楊梅 (2025/02)、永昇圃 (2023/12)
食品經營許可證
南京 (2022/05)
綠色產品標章
桃園 (2024/06)、竹南 (2024/07)、大甲 (2022/05)、彰化 (2023/01)、高雄 (2024/07)
中國綠色產品認證
上海 (2026/08)
國際瓦楞製品回收標誌使用證書
南京 (2024/11)、東莞 (2022/11)
快遞包裝綠色產品認證證書
東莞 (2026/10)
郵政用品用具監製許可證
廣州 (2022/06)
迪士尼設備及經營認證 FAMA
天津 (2022/09)、南京 (2022/10)
安全生產三級標準化
天津 (2023/07)、南京 (2023/05)、上海 (2022/12)、昆山 (2022/01)、嘉興 (2023/12)、廈門 (2023/12)
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證書
天津 (2022/12)、南京 (2023.06)、蘇州 (2023/08)
高新技術企業證書
天津 (2022/11)
供應商道德資料交換 SMETA
天津 (2022/09)、南京 (2023/09)
UN危險品容器工廠認證
桃園 ( 2025/09)、大甲 (2022/12)
AED 安心場所認證
消費品事業部 (2024/09)
淨水與衛生 Clean Water and Santation
可負擔的清潔能源 Affordable and Clean Energy
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 Responsible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氣候行動 Climate Action
陸域生命 Life on Land
夥伴關係 Partnerships for the Goals

管理方針

Management Policy

  1. 透明且定期地檢視法規與趨勢方向、落實法遵及目標管理。以相關權責小組及各階主管由下而上地合作,再由上而下共同推動。
  2. 以國際化的管理系統作為基礎,輔以內部相關政策、規範與資訊化系統加強管理,再透過第三方查證等方式查核並不斷滾動修正,持續改善。
  3. 承諾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生態保護、支持永續環境相關之研發與採購、提升資源使用效率,並推廣循環經濟,促進夥伴關係,共同達成企業永續。

環境議題 Environmental Topics

永豐餘在全球大型生產據點及主要營運據點均設有不同的綠色能源設備,包括沼氣、木質素、廢棄物衍生燃料,並與公用電併網,為國家用電。我們不斷投入研究,從符合循環經濟理念的生質燃料到使用替代燃料,逐步降低化石燃料佔比,減少開採造成的碳排放。2020 年永豐餘整體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總減碳量,約為 618,619 噸二氧化碳當量。

為追求更高的能源效率,我們導入ISO 50001 能源管理系統,同時亦響應經濟部工業局專案每年1% 節電計畫、台電需量反應負載管理等措施,持續進行生產調配,設備改造、降低能耗、餘熱回收,為台灣能源風險因應與調適貢獻心力。以降低外部能源的依賴性,統計2020年台灣與大陸區大型生產據點節電量約為12,751千度,依各地電力係數進行減碳量推估,相當於減少7,247 公噸的二氧化碳當量。

永豐餘三大事業群(台灣、大陸、越南)能源結構列表
  2020 2021 工紙紙器
事業群
消費品
事業群
林漿紙
事業群
外購能源
(包含外購蒸汽、外購電力)
6.3% 8.0% 7.6% 54.8% 7.2%
化石燃料
(包含燃煤、燃料油、柴油、液化石油氣、天然氣)
63.7% 61.2% 75.8% 37.0% 49.0%
替代燃料
(包含SRF、回收紙渣、廢膠片、餘泥)
8.8% 9.0% 17.7% 7.2% 1.2%
生質能源
(包含沼氣、木質素黑液、樹皮、廢木材/木片/木屑)
21.5% 22.2% 0.8% 1.0% 42.7%
能源出售 0.4% 0.3% 1.9% 0.0% 0.1%
永豐餘主要產品能源密集度
產品別   2018 年 2019 年 2020年
消費品用紙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9.65 9.36 12.83
工業用紙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10.12 10.03 12.11
漿紙合併計算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 -- 21.16
紙漿 十億焦耳/公噸產品 4.74 4.39 --
紙器(紙板/紙箱) 十億焦耳/千平方米產品 0.49 0.47 0.69
* 以GRI302-1 組織內部能源消耗量/ 產品量計算。 * 資料範疇包含「本報告書營運據點彙整表」內大型生產據點及台灣區生產據點。 * 2020 年起漿紙合併揭露,與2019 年前僅計算紙漿不同。 * 2020 起將沼氣、黑液與樹皮/ 木片計入能源密度統計。

永豐餘近百年來,始終堅持在循環經濟的路上。而循環經濟的價值在於資源的永續利用、生生不息。我們所使用的原料如木片、漿板、回收紙等均屬可再生及回收再利用物料,並選用大量的FSC認證原料,保證源頭為合法、經嚴密計劃控管之經濟林。這些森林材料由木業加工成家具等產品後,邊角餘料等部分再經回收製成木漿造紙。紙製品又經由下游的加工、使用後,透過回收體系不斷地回到製程,如此將其生命週期不斷延長,減少自然資源的耗用,更能延續紙的固碳價值。

為確保永續的消費與生產模式,對原物料的要求關係著公司是否能以永續循環的方式持續營運與獲利。永豐餘積極在原物料、廠內設施及辦公用品等項目,優先購買具環保標章、節能標章和FSC 國際認證的綠色產品。統計永豐於旗下中華紙漿2019 年綠色採購高達72.8 億元,永豐實則有19.7 億元,佔國內綠色採購總金額的。

永豐餘原物料使用概況(單位:除特別標記以外皆為公噸)

 

單位 2018 2019 2020 2021
原木漿/片 公噸 1,233,782 1,020,528 873,318 931,722
回收紙 公噸 1,574,845 1,770,258 1,619,910 1,680,846
紙器用原紙 公噸 926,921 899,278 982,192 1,104,113
原物料合計 公噸        
回收紙占總原料比例 百分比 42.2 48.0 46.6 44.7
工業用紙回收紙占總原料比例 百分比 97.6 97.9 96.5 96.7
 

面對全球減碳淨零的挑戰,永豐餘在長年實踐循環經濟的基礎上具有獨特的優勢。

減少化石燃料是永豐餘最積極的減碳行動,我們訂下了2022 年減少燃煤使用 50% 的目標。從再生能源的循環中,發展出全台最大的生質能場域,橫跨三大類的生質能源發展,2021 年台灣各廠因為使用替代燃料所避免的燃煤使用,相當於 608,833 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溫室氣體減量。

永豐餘從造林到造紙形成固碳產業鏈。二氧化碳在植物光合作用下形成了天然的纖維素和澱粉,這是紙業的主要生產原料,紙類產品皆屬能以纖維固碳、形成綠色碳匯的產品。2021 年永豐餘台灣主要廠區紙品纖維中所固定的碳含量,約為2,302,479 噸二氧化碳當量。

永豐餘三大事業群所有生產據點均依照ISO14064-1 的指引,每年盤查,估算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其中大型生產據點的盤查結果,均送交如SGS、DNV 等第三方查證機構進行溫室氣體排放量查證,大陸則是由當地政府指定機構核發溫盤報告,之後並登錄主管機關網站公開揭露。目前,永豐餘三大事業群95% 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已通過第三方查證。盤查將繼續拓展至辦公室大樓營運據點,及排放量尚未通過查證的生產據點。

永豐餘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FY2018  FY2019  FY2020 FY2021
林漿紙
事業群
範疇1
834,757
803,122
786,655
802,508
範疇2
168,215
150,260
184284
206,392
範疇1+2
1,002,972
953,382
970,939
1,008,900
工紙紙器
事業群
範疇1
1,328,625
1,335,277
1,583,216
1,410,141
範疇2
70,760
53,668
45,156
116,607
範疇1+2
1,399,385
1,388,946
1,628,371
1,526,748
消費品
事業群
範疇1
65,855
60,836
64,446
73,944
範疇2
52,432
46,278
47,135
49,336
範疇1+2
118,287
107,114
111,581
123,280
三事業群
合計
範疇1
2,229,236
2,199,236
2,434,317
2,286,593
範疇2
291,407
250,206
276,574
372,335
範疇1+2
2520,644
2,449,441
2,710,891
2,658,928

* 資料範疇包含「本報告書營運據點彙整表」所稱大型生產據點及台灣區生產據點。 *由於各廠所安排排放量第三方查證時間並不一致,故本表資料由各廠估算而得,若經查證後有排放量更新之情形,將於本公司官網CSR 專區與下一年度報告書更正與揭露。

永豐餘主要產品溫室氣體排放密度(單位: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產品)
產品別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1年
消費品用紙 1.49 1.43 1.27 1.29
工業用紙 1.04 1.16 1.07 0.99
文化用紙 1.26 1.33 1.33 1.36
紙漿 0.65 0.60 0.56 0.57
紙器(紙板/紙箱) 0.09 0.09 0.09 0.10

* 資料範疇包含三大事業群(林漿紙事業群、消費品事業群、工紙紙器事業群)所有於台灣、越南、大陸的35處生產據點。

永豐餘無時無刻對水質進行縝密的監測、評估與分析,適量地換注清水進入系統以確保產品能符合客戶對於品質與安全的要求。在水資源的管理上,我們追溯上游、整體思考。秉持將水資源發揮最大價值的理念,除積極開發低耗水產品與節水技術之外,亦定期稽核盤點用水及水處理設備、加強水資源管理和循環再利用、使用回收水取代清水。2020 年永豐餘台灣區依照每年向經濟部水利署申報資料,製程用水重複利用率最高可達 90% 以上。

而面對氣候變遷等極端情況,永豐餘各生產據點均依照 ISO14001 管理系統進行風險評估及機會因應,考量接受水體概況進行嚴加管理,自訂優於法規之自廠控制標準,並依當地政府所規定之行業標準規範排放。

永豐餘水資源概況
  單位 2018 2019
2020
2021
a. 回收水使用量 百萬公升 1,821 2,964 2,015 3,731
b. 總取水量 百萬公升 49,804 40,993 44,182 45,556
c. 總用水量 (a+b) 百萬公升 51,625 43,957 46,197 49,287
d. 總排水量 百萬公升 45,571 40,332 42,488 41,938
e. 總耗水量 (b-d) 百萬公升 4,233 661 1,694 3,618
f. 回收水佔比 (a/c) 百分比 3.5 6.7 4.4 7.6

* 耗水量 = 總取水量 - 總排水量
* 自2020 年起區分排放地區與水資源壓力地區統計。

經鑑別預測2030年水資源壓力,僅有11處(約31.4%)的生產據點處於極高壓(>80%)與高壓(40~80%)地區。這些生產據點的取水量僅佔永豐餘總取水量的0.37%,且均為用水量與耗水量極低之紙器廠,相較於造紙廠,受水資源壓力衝擊極低。

為避免對當地的水資源環境造成影響,這些生產據點均設於當地政府縝密規劃的工業區,依工業區規範精準預估、合理取用自來水。在嚴格的管理下,製程所排放的水均先以廠內處理系統,處理至優於法規標準後,再納入工業區污水處理系統,經二次處理後才進行排放,盡可能地減少對自然水體的衝擊。

 

* 資料來源:https://www.wri.org/aqueduct* 基線水資源壓力:衡量總取水量與可用的可再生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應量之比。取水包括家庭、工業、灌溉和牲畜消耗性和非消耗性用途。可用的可再生水供應包括上游耗水用戶和大型水壩對下游可用水的影響。值越高表示用戶之間的競爭越激烈。

永豐餘各生產據點WRI水資源壓力概況(台灣、大陸、越南)
    生產據點分布
  極高 (>80%)9 個生產據點 消費品事業群:昆山家品工紙紙器事業群:彰化廠、青島廠、廈門廠、天津廠、蘇州廠、上海廠、昆山廠、嘉興廠
  高 (40-80%)2 個生產據點 工紙紙器事業群:平政廠、隆安廠
  中高 (20-40%)3 個生產據點 林漿紙事業群:台東廠
工紙紙器事業群:高雄廠、同奈廠
  低中 (10-20%)12 個生產據點 消費品事業群:楊梅廠、永昇圃林漿紙事業群:觀音廠工紙紙器事業群:新屋廠、桃園廠、竹南廠、大甲廠、福州廠、廣州廠、東莞廠、太平廠、河南廠
  低 (<10%)9 個生產據點 消費品事業群:清水廠、揚州五月花林漿紙事業群:花蓮廠、久堂廠、鼎豐紙業工紙紙器事業群:揚州廠、南京廠、中山廠、平陽廠

永豐餘透過循環經濟的落實與多年的研究投入,盡可能地將所有資源循環再生再利用,的有效資源或能源,期能創造真正永續循環的工業製造體系。相關的投入、產出與活動,如下圖所示:

廢棄物組成成份(單位:公噸)
廢棄物組成成份
2019 2020 2021
紙類混和物(輕重排渣、邊角料) 167,186 175,339 213,042
燃燒灰(飛灰+底灰) 179,777 153,530 156,968
餘泥 234,223 259,108 185,822
一般性廢棄物(生活垃圾、廢鋼鐵、印刷版等) 268 8,945 15,768
其他廢棄物* 249
廢棄物總量 581,453 596,922 571,849
* 其他廢棄物:
包含部分之餘泥、重排渣、廢容器等,產出量極小,且受環保法規認定或受<巴賽爾公約>「應加控制」或「須加特別考慮」特性所列管的廢棄物,自2021年起加入統計。
廢棄物處置方式分類(單位:公噸)
移轉與處置方式分類*
2019 2020 2021
再使用準備(做成紙類產品) 189136 317802 111183
再生利用(做成其他產品,含固化物理處理後做成其他產品) 231688
燃燒做能源回收  209665 180841 189495
焚化處理不回收能源 102941 27739 19570
掩埋(含直接掩埋、物理處理後掩埋、固化處理後掩埋) 19 140 2321
其他處理方式 50763 43028 12125

永豐餘所有大型生產據點皆裝設有集塵系統及監測設備,不間斷地查核、隨時調控與定期回報,確保無破壞臭氧層相關物質(ODS)的排放,嚴格進行空氣品質控管並依法申報。依照經濟部工業局溫室氣體盤查公告提供的係數和辦法,進行現場盤查,並依 ISO14064 及GHG Protocol 溫室氣體盤查議定書規範,採用IPCC 2013 AR5 之GWP 值,計算範疇一及範疇二之溫室氣體排放,送交第三方認證並申報於環保署溫室氣體盤查平台。
不論依法或自主盤查,或搭配政府計畫,永豐餘依照 氣候相關財務資訊揭露(TCFD)的核心要素作為鑑別分析時的資訊架構,全面鑑別潛在的氣候風險並進行管理,以嚴謹態度執行溫室氣體減量計畫,確實盤查現有排放源種類及排放總量,提高循環再生燃料占比,持續節能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積極地進行調適與減緩行動以保障永豐餘的人員與資產,朝全球淨零碳排目標貢獻心力。

非溫室氣體排放量(單位:公噸)
  2018 年 2019 年 2020 年 2021年
硫氧化物(SOx) 918 807 1,032 1,221
氮氧化物(NOx) 1,311 1,197 1,087 1,249
懸浮微粒(PM) -- -- -- 224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 -- -- -- 140
其他非溫室氣體排放 -- -- -- 0.08

* 資料來源:各生產據點依當地法規,達列管檢測申報標準者,向當地政府所申報之排放量。* 自2021年起新增統計PM、VOCs、HAPs。* 其他空氣汙染物包含受行政院環保署「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規範,排放量極低之鉛、鎘、汞、六價鉻等,及其相關化合物的HAPs排放。